新竹中心非遗,传统文化中的闪烁明珠

2022/6/12 来源:不详

#课堂日记#

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轻推非遗文化的大门

一件件精美细致的非遗

蕴藏着精彩绝伦的故事

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鲜活的非遗如何制成

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保护它们

让我们跟随志愿者们

一起聆听背后的故事吧

授课点:新竹镇中心学校三(2)班

授课/课件制作志愿者:司徒颖琳

授课科目及内容:

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授课周次:第5周

授课日期:年4月21日

#01

备课磨课

课堂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为通过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我先从总体介绍了一下中国的非遗都有哪些,再通过提问来巩固同学们的记忆。

为了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有趣,我设置了视频+游戏的教学方式。然后,我选择了糖画、皮影戏、绒花、剪纸这四样以趣味性、观赏性、大众化为主的非遗文化,从而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的最后,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了解到了有哪些非遗,最喜欢哪个非遗,如何保护非遗,从而传递一种学习、保护、传承非遗的理念。

备课磨课遇到的困难:

1.非遗有很多,怎样选择同学们感兴趣又易懂的内容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在翻阅各种资料之后,我决定选择以趣味性、观赏性、大众化为主的非遗来调动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为了加深同学们对非遗的记忆,我设置了一个记忆小游戏的环节。但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同学们积极回答、如何维持好课堂的秩序对该环节来说是个挑战。

#02

互动情况

互动设置思路:

课堂的开头我设置了记忆小游戏,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们更快地融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在课程中间,我会不定时地提问,例如:大家最喜欢的糖画动物是什么?大家知道刚刚的视频展现的是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课堂专注度。在课堂的最后,我让同学们在讨论中巩固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品味非遗文化的魅力、思考如何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互动效果:

课堂上同学们都特别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特别是开放性的题目。例如:你最喜欢的糖画动物是什么?你记住了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看到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想要回答。

#03

总结评价

志愿者自评:

优点:

1.课堂内容丰富。以视频+讲解+提问+动手实践的形式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最后进行了课堂总结,升华了本堂课的内容,并鼓励同学们课后积极完成剪纸作品,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了解、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3.磨课结束后根据课培组骨干的建议,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为呈现出更好的课堂效果而不断改进课件。

不足:

1.对classin的使用还不够熟悉,在创建课程方面还需要更加熟练。

2.在一开始设置动手实践剪纸环节的时候,考虑的是让同学们跟着剪纸视频做,但是忽略了同学们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应在传输知识的同时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与能力。

课培骨干评价:

司徒准备得很认真,无论是视频还是剪纸互动环节都很有吸引力,而且课件也做得简洁美观,和司徒同学一起磨课学到很多;

司徒同学对于云支教认真、耐心、有创意,这样的热情也鼓舞我积极跟进课程准备的过程,感谢司徒同学对磨课备课的一些建议和反馈。

随堂老师评价:

课件美观清晰,志愿者老师态度认真、准备充足,课程内容充实,课堂气氛活跃。

#04

QA

Q:在课堂设计中,你希望学生能够从这堂课收获什么?完成课程后,你的实际收获如何?

A:我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并通过具体学习糖画、皮影戏、绒花、剪纸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立体的看法。我想通过这四个非遗文化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去了解、学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准备课件时,通过搜集资料与相关视频,加深了我对许多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认识到了许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非遗文化。课程结束后,我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分享欲和表达欲,他们有很多的想法与见解,他们很想去及时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也给予了我回应,让我懂得什么方式、什么环节、什么内容更能激起同学们求知与学习的欲望,为我以后制作课件和安排课堂内容提供了灵感与启发。

Q:在经历了这次云课堂之后,可以谈谈你对于公益教育活动的心得与看法吗?

A: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公益组织,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给有需要的人带去温暖。而公益教育活动除了带去温暖之外,还带去了知识和希望。一直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但在如今的中国,还有很多地区的孩子无法接受到充分的知识教育,公益教育活动的存在就为这些地区的孩子提供了一个接触外面世界、接触更多课外知识的机会。

公益教育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其实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并不清楚自己上的哪堂课、说的哪句话、准备的哪页课会被孩子牢记,会激发起他们对某类知识的渴望,但或许正因为这一个小小契机,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值得庆幸与骄傲的事情。当然,公益教育活动对于志愿者本身也是一次成长、一次磨练、一次可贵的经历,身为志愿者的我们透过活动这个窗口认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与一群陌生的孩子产生了连结,也将自己的所知所得传递出去,这对我来说是值得铭记一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授课点:新竹镇中心学校四(3)班

授课志愿者:梁欣

授课科目及内容:

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授课周次:第6周

授课日期:年4月14日

#01

备课磨课

课堂设计思路:

1.课堂讨论:什么是非遗,然后介绍非遗的概念,类型

2.结合当地文化介绍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

3.结合临高人偶戏微纪录片介绍临高人偶戏

4.结合黎锦制作过程视频介绍黎锦

5.互动环节:设计属于你自己的黎锦

6.结束海南非遗现状,总结深化,呼吁同学们多了解非遗,为非遗传承做出自己的奉献

备课磨课遇到的困难:

1.在讨论环节可能没考虑到小朋友可能对非遗不了解。

2.互动环节的设计有点不恰当。叫小朋友们剪纸比较难,唱戏也不太合适。

#02

互动情况

互动设置思路:

1.在介绍黎锦的制作过程后展现黎锦的基本花纹,给15分钟让同学们设计自己的黎锦。

2.在介绍海南非遗时提问有没有同学是来自这个地区的或是对这个文化活动有所了解的。

互动效果:

1.绘画部分由于上课时出了一些小问题导致这部分时间不够,小朋友没有足够的时间画完并展示。

2.关于地区这个互动,可能因为班上正好没有符合我问题要求的同学,所以我问的时候没有同学回答。

#03

总结评价

志愿者自评:

优点:

1.PPT设计方面图片比较多,容易吸引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2.在讲黎锦和临高人偶戏的时候有一些辅助视频,以更生动的方式让小朋友了解这些文化活动。

3.设计黎锦部分,给小朋友动手机会。

不足:

1.互动效果感觉不太好。

2.进教室后没有及时检查自己的录音设备导致课堂延迟了一小会才开始。

课培骨干评价:

梁欣积极参与备课磨课,上课时一开始学校那边的设备出现了小问题也能及时调整过来,减小了对课程进度的影响。每次课后都能在当天主动完成课堂日记,这点真的很棒!

#04

QA

Q:在课堂设计中,你希望学生能够从这堂课收获什么?完成课程后,你的实际收获如何?

A:我希望学生可以对海南的非遗有更多了解,体会到临高人偶戏的魅力,领悟到黎锦制作的艰辛。

对我个人而言,我在查找资料的同时也对非遗以及海南非遗有更多了解;其次,结合视频去介绍传统文化,我觉得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会使这个介绍更加具体生动,而不仅仅是文字和图片。

Q:有想要和其他志愿者或是课培骨干说的话吗?

A:我想感谢ego的一位志愿者:周紫晴。我在制作这个ppt时其实互动方面是比较困扰的,我有点找不到方向,但是周同学在设计她的ppt的时候,她的互动环节“设计黎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所以我这节课在互动环节那块,很大程度是对她的设计的借鉴,所以非常谢谢她,谢谢她可以有那么棒的点子!

多彩艺品纷呈,千年华夏记忆

非遗的活力应当由我们来守护

非遗的魅力应当由我们来呈现

让我们一起

将非遗文化的薪火传承下去!

文字:EGO行Emelia志愿者

编辑:EGO行阿萌

图片:志愿者,新竹镇中心小学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