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在威海大地薪火相传

2023/5/15 来源:不详

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在威海这片沐浴红色文化的革命热土上,刻下了一个个永恒的印记——

国殇之地刘公岛,见证了甲午战争的滚滚硝烟,激发了仁人志士的觉醒;

风光秀美的天福山,诉说着那场点燃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烽火的起义故事;

幽深寂静的成山林场深处,“把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铮铮誓言久久回荡;

幸福威海展馆内,一张张笑脸记录着百姓的幸福瞬间,诠释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传承红色基因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信仰之火熊熊不息。如今的威海,红色基因源源不断植入党员干部群众心中、融入他们的血脉,从历史中追悟初心、到群众中担当使命,党的旗帜正在威海大地上高高飘扬。

补精神之钙——

筑牢信念,坚守信仰,忠诚擦亮党员“名片”

“殷殷为民情,树德如山写青史。拳拳赤子心,情深似海耀齐鲁。”5月25日晚,山东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演播厅内,一组组精彩的短片、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份份真切的评价,生动再现了殷树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

“12万元党费,对于生活极其简朴的老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于奉献了一生的殷树山老人来说,只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表达。”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王燕讲述着她的回忆,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年离休之后,殷树山和老伴刘彩凤,怀着共同的坚定信念,以身许党许国无私奉献。他们心系社会,捐资助学,60年捐款多万元;他们扎根社区,温暖百姓,30多年做了无数好事;他们活得纯粹,奉献彻底,在生命的尽头双双捐献出遗体;他们用一生的坚韧和坚守,用生前身后的行动,诠释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的一腔挚爱,兑现了“党员永不退休,活一天就要奉献一天”的庄严誓言。

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如何补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

去年10月,被历史铭记的那个金秋,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坚持学懂、弄通、做实,让这一光辉思想在威海落地生根、扎实实践。

威海市举办专题学习班,分期分批对多名市管干部集中培训,通过专题授课、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筑灵魂、强党性、增本领。十九大代表、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身边党员广泛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覆盖到每个党支部。

大学习武装头脑、大培训深化理解、大宣讲凝聚共识……全市党员把这一光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作为紧跟看齐的政治准绳,作为共产党人的“心学”经典,作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锐利武器,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坚持不懈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信仰是光,足以照亮一座城市的奋斗之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犹如春风化雨,融入广大党员灵魂深处。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红色是共产党人的底色。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叮嘱,威海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资源,自觉扛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天福山麓,夏日炎炎,游人如织。

拾阶而上,来自文登区文登营镇张皮村的退伍军人王夕忠,带着年迈的父母来到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尽管步履蹒跚,眼神却透着一股坚毅。“老人来多少次都不嫌累,我每次来都受教育。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的好日子!”王夕忠说。

理琪、于得水、林一山、宋澄、谷牧……步入纪念馆,一个个响亮的共产党员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荣成成山大道北侧,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学习参观者。“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两侧柱子上的嵌名对联,正是对郭永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生命最后一刻,郭永怀想到的依旧是保护绝密资料,用生命诠释了责任担当。

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块破损的怀表复制品,一份旧得发黄的信件……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为永恒,点燃了爱国热情。

观者或伫立凝视,或埋头沉思,或侧耳倾听,循着那一件件文物,恍若回到当年的峥嵘岁月。“在这里能切身感受我国国防事业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真实感受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优秀品格。”一位参观的党员干部说。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时时回望,才能初心不改。近千公里海岸线上,10余个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串珠成链,浓缩了自甲午战争以来年的沧桑历史……

心中有了信仰,脚下才有力量。随着轰轰烈烈的时代脉动,党员干部在重温历史中受到启发、引发思考、接受洗礼,在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中国因中国共产党而能的时代命题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

戚恩雨在社区宣传法律知识。资料片

一批青年党员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前重温入党誓词。记者朱春晓摄

强傲骨之风——

正风肃纪,强基固本,干群齐心谋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面对净化政治生态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威海市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党性教育、作风建设中,使之成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力量源泉,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一体净化,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从基本规矩抓起,向“制”的硬度挺进——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下决心抓出习惯。

抓牢“牛鼻子”,向“责”的刚度推进——落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继续深入开展“问责年”活动,突出工作重点,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向整片“森林”的广度拓展——层层传导压力、上下一起联动,下决心解决“神经末梢”的问题。

一组数字反映了威海管党治党真正走向“严实硬”: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件,立案件,党纪政务处分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起、处理4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4起、处理4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人。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在威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悄然兴起,“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态势逐步形成,红色基因正成为威海最鲜明的底色。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有不断激浊扬清、强基固本,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以前党员表现好坏全凭自觉,现在不一样了,党员星级管理不光列出了我们党员应该做什么,还划出了红线,不带头作表率就没有评星资格。”乳山城区街道办事处北江村党员宋廷好不仅将自家门前堆积已久的“三大堆”清理掉了,还自掏腰包,拿出0元整治周边环境卫生。

宋廷好的转变体现了“十星级”评定管理的“魔力”所在。去年,乳山在全市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探索推行“十星级”评定管理工作。让党组织管理有标尺,党员行为有准则,衡量党组织和党员有刻度。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治党管党重在基础。全市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就是1万多个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基层党建抓好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加强。

让基层党建“水流到头”——

基层党建工作“水流不到头”、落实不到底,问题出在“水塔”压力不够大、履职尽责不到位。

“自己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抓经济发展,对基层党建工作投入精力不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