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和乳山的交界处有座三海山,是不少
2022/11/25 来源:不详脸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18/4698562.html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胶东半岛的腹地,海阳市和乳山市交界线的北段,就有一座不高但是很有名的山,名字叫做“三海山”。
三海山的具体位置,是在海阳市郭城镇史家村和乳山市崖子镇马石店村之间。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丘。它的海拔高度并不高,在海阳市海拔米以上的山峰中找不到它的名字。站在三海山顶,也并无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为周边的林寺山、马石山等,都要比它高。而就是这样一座外观并无太大亮点的小山,却在牟平和莱阳的史料中屡有提及,在胶东地理上颇有标志性意义,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三海山”这个名字就可以解释刚才的问题。以这座山为地标,山周边的河流分别流向三个不同的海域,“三海山”因此得名。
(三海山的位置示意)
对此,老牟平县志曾如此记载:“三海山,界牟平海阳之交,水分三流,北流为清阳水,至福山为外夹河,入北海;东流为港水,至海阳为乳山口入南海;西流即昌水,至莱阳合栖霞诸水,为五龙河,入西南海。”
实际上,这三片海都属于黄海的大概念,但具体海湾和方位各不相同,其中外夹河入芝罘岛以西的套子湾;港水现在叫乳山河,流入乳山口湾;昌水河先入富水河,又入五龙河,最后流入丁字湾。
那么,在地理上有如此标志意义的“三海山”,倒是是什么样子呢?笔者有幸曾前往海阳史家村探访,进村打听老者,几乎人人都知。当时还有一位老奶奶亲自当向导,把我们带到“三海山顶”,其实就是史家村东侧的一座小山头。
正如县志记载所言,在历史上,人们就认识到了这座山的地理标志作用。因为这里是胶东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古人就把它想象成主管雨水的神灵居所。在三海山顶,过去曾有一座庙,听说在老辈遇到久旱不雨的天气时,人们就会来此祈雨,相传颇有灵验。
不过,现在再去山顶,古迹已不存,所在的地方已经是一片柞树林,穿林而入,在旧址还依稀可见青砖石基。
三海山周边发源的三条大河当中,外夹河距离史家村最近,从三海山脚下流出,从村中穿过,然后经过后夼、沙旺、南北申家等村,从窦家疃村出山区。起初,河流甚窄,就是一条小溪,到了古现村附近,与多条支流汇合,方成大河。等到牟平、栖霞境内先后与观水河、清阳河汇合之后,河道愈加宽广,不负“大沽夹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