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0月2日,第六届威海乳山牡蛎文化
2023/4/21 来源:不详02:14
秋风送爽,又到了吃牡蛎的好时节。10月2日起,乳山市将举办第六届威海·乳山牡蛎文化节,活动持续至10月7日。期间,将举办第二届中国·乳山牡蛎高峰论坛、“甘如乳爱如山”国庆互动直播秀、海上嘉年华、牡蛎美食节等系列活动。
本届牡蛎文化节上,10月2日的国庆12小时全景沉浸式云直播,将带网友们畅游乳山水秀山明,品乳山臻味牡蛎;10月3日到6日,推出“蚝”门盛宴,包括海上体验嘉年华,牡蛎美食节、沙滩音乐节、啤酒美食节、鲜食葡萄采摘、无花果采摘、美丽乡村游等系列活动。10月6日的第二届“中国(乳山)牡蛎国际高峰论坛”将特邀国内外牡蛎产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会,围绕牡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品牌建设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乳山拥有公里海岸线,海区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为牡蛎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乳山牡蛎个体大、肥满度高、肉质爽滑、味道鲜美的品质。
近年来,乳山市把牡蛎作为海洋链条突破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落实“经略海洋”战略。目前,乳山现有牡蛎养殖水域面积60万亩,年产量70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是世界顶级牡蛎主产区之一,目前已形成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文旅等以区域品牌为引导的产值将近百亿元,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牡蛎产业集群。
乳山市以创新引领乳山牡蛎发展,与高校院所共同开发、推广新品种、优良品种,创新了“秋播春收”的筏式转场育肥模式,为海区争取4个月的生态恢复期,保障了牡蛎产品质量。为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乳山市政府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乳山牡蛎研究院,聘请国内外牡蛎行业专家共建牡蛎育种、养殖加工净化等研发平台,打造牡蛎育种中心、产品净化中心、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基地,推动乳山牡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乳山市采取“国企运作、民资参与”模式,组建总规模50亿元的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打造以牡蛎为主体的现代海洋牧场和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目前两个示范区一期工程吸引投资2亿元,后续预计投资5亿元。下一步,乳山市将加强与国内外电商、物流、批发零售企业的对接,在乳山设立牡蛎互联网产业平台、周转仓或子公司,在交通枢纽城市设立“前置仓”,通过民资注入提升牡蛎产业价值。
多年来,乳山牡蛎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无公害水产品、全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日前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筹建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乳山市政府制定了乳山牡蛎地方标准,将生鲜牡蛎升级为标准化产品,确保乳山牡蛎标准一致、品质如一,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了全国首个牡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跟踪、责任可认定,还将逐步实现防伪溯源全覆盖。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陶相银通讯员姜俏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