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中心君子当如竹,临风过雨不折污

2022/5/19 来源:不详

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103265.html

给新竹镇的孩子们上竹文化课堂?

是的!简直是量身打造!

约定·新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太多意义。

它代表刚正之节,“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它代表虚心向上,“谦而有礼”,养浩然之气。它直立云天,它伏而不折。

本周,就让我们同新竹镇中心学校的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竹的高尚品格和伟大气节。

课堂档案

授课点:新竹镇中心学校四(2)班

授课志愿者:梁欣

授课日期:年3月17日(第二期)

授课内容:传统文化——竹文化

课堂设计

(1)从提供的资料找到角度去设计讲课内容(诗词,绘画,陶器)并把新竹小学的育人目标标和校训融入课堂;

(2)引入部分,选择让小朋友画竹子,让小朋友更有参与感,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我们所讲内容;

(3)传授知识方面,用小朋友容易理解的语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古代著名诗词绘画来让小朋友学习竹文化。

课堂评价

梁欣同学备课过程中十分积极,对授课流程有不明白的地方也都能及时提出,课堂上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教学内容。

孩子们积极参与到画竹子互动中

课后感想

Q:在课堂设计中,你希望学生能够从这堂课收获什么?完成课程后,你的实际收获如何?

A:我对竹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绘画有一定了解,了解竹子的象征意义,同时对学校的校训有更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学会从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到小朋友们很认真的画竹子,真的很感动!

小朋友的“大作”

Q:在经历了这次云课堂之后,可以谈谈你对于公益教育活动的心得与看法吗?

A:公益活动是一个和世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进行交流、相互治愈的过程。本次志愿活动,我是真的被治愈到了,虽然前期准备有点小压力,但是上课的时候看到孩子们很享受这个课堂,可以收获到知识和快乐,突然感觉一切都很值得。公益活动虽然不会有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它带来的精神回报,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生的财富,每次回想都会觉得很幸福!希望未来的日子可以多参与公益活动!为这个社会奉献一些力量。

课堂档案

授课点:新竹镇中心学校五(2)班

授课志愿者:崔明宇

授课日期:年3月17日(第二期)

授课内容:传统文化——竹文化

课堂设计

(1)播放引入视频,引入动画形象“小竹”,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传递竹子特点的初步认知;

(2)介绍竹子生长初期、中期以及成熟期特点,通过相关成语讲解、代表人物事例分析等使学生更为具象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内化高尚的人格追求;

(3)引导学生根据竹子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作画分享,深化对竹文化的认可和坚定人生价值导向;

(4)对竹子的实用性特点进行延伸讲解并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形成对竹子本身的价值认同。

课堂评价

明宇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上课前和明宇的沟通与合作都非常顺畅,上课环节设置得较有趣味性,让人感到竹文化的活力,课后的总结也非常认真!总体很认真负责有热情。

课堂收获

Q:在经历了这次云课堂之后,可以谈谈你对于公益教育活动的心得与看法吗?

A:这次云课堂是我第一次接触云支教,一切体验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内心也有无数的紧张和幻想。“面对素不相识的小朋友,我要怎么样讲?他们看到陌生的我,会感到胆怯和腼腆吗?”

直到讲课那天看到课室另一端摄像头开启,学生的脸一张张在小小的窗格里闪现,心里紧绷的弦神奇地慢慢放松下来。

授课视角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可能我对于他们只能是一个素昧平生的大姐姐,我们的世界彼此相错。但是,很幸运我们能通过云课堂的契机找到共鸣,即使是短短40分钟的交流,他们已经带给我很多的收获,相对应地,我也很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讲解为他们的人生带去一些正向的推动力。

孩子们认真听课

我认为公益教育的意义很大一部分正在于此,即通过教育这一本身具有文化传递和文化创造的渠道,搭建起更多人之间的思想连接。能够为彼此的人生发出一些光与热,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未来有一天

小朋友们在面对苦难之时

蓦然回首,发现

就在儿时EGO的课堂上

就在自己画出的竹子里

蕴藏着治愈自己的精神力量

那是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这来自九州大地的古老文明

将继续传承至下一个五千年

生生不息,赓续永远

文案:EGO行志愿者梁欣/崔明宇

编辑:EGO行宣传组鑫奇/李逸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