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乳山市冯家镇北刘伶庄,一个很有历史底
2023/2/8 来源:不详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威海乳山市冯家镇境内,名字叫做“北刘伶庄”村。
北刘伶庄与南刘伶庄相对,后者靠近原来的乳山三中,前者的位置更偏北一些,位于省道沿线。
“杜康造酒刘伶醉”,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刘伶”这个名字,容易让大家联想到酒。南北刘伶庄村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是否与酒有关呢?
根据村志的记载,两者的确与“刘伶”有关,但此刘伶非彼刘伶。在清初的时候,这里是一位叫做“刘伶”的地主的庄子。当时一支从谭家口迁来的谭姓人来此建村,人们都称这里为“刘伶庄”,后来形成两个村,以南北为区分。
其中,北刘伶庄为谭姓建村,不过后来宋姓从史家疃迁入,逐渐成为村里的大姓。刘、张、冷等姓,也相继迁入,如今的北刘伶庄,有两百多户人家。
北刘伶庄是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村落,在革命年代留下了光辉的记忆。近几年去过的朋友都知道,在村里有一座“中共胶东特委诞生地历史陈列馆”。
根据《乳山市志》记载:年冬,张静源受上级委派,从莱阳到牟海边区筹建胶东特委。经与刘经三等人议定,在牟平、海阳两县交界处的霄龙寺建立了秘密联络站(以养鸡养蜂为掩护,对外称“鸡鸭公司”,刘经三任公司“经理”)。其主要任务是联络胶东各地党组织,检查部署工作。年3月,在刘伶庄建立了第一届中共胶东特委。
如今在刘伶庄村,诞生地旧址、张静远故居、秘密联络站旧址都有展示。这个小村庄也在胶东红色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风云年代,北刘伶庄村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宋绍九(宋健华)。他的事迹在《乳山市志》中也有记载,展馆区的故居对其生平也有简介。
以上展馆都是免费开放,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路过这个村庄的时候可以进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