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鹤壁,房价和鹤岗一样的白菜价,花
2024/12/18 来源:不详01
在早几年,东北的边陲小城鹤岗因几万元一套的“白菜房价”走红。
很多疲于奔命的社畜们听闻此消息,纷纷想离开房价动辄百万的大城市,把目光投向了鹤岗这个东北小城,想要在那里扎根筑巢。
而张林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辗转各个大城市,做过服务员,给别人洗过车,送过外卖,勤勤恳恳工作十年,也才攒下八万。疫情后回了湖南老家,父母早年离世,家中的老房子早已风雨飘摇。
自己也到了而立之年,也想买个房娶个媳妇成个家,不然村里的人闲言碎语能淹死人。可这年头,没房哪家人会愿意把姑娘嫁给你。
若是说媒的人,得知你没房还想找媳妇,立马变了脸色转身就走。一边走,还不忘一边鄙夷地吐槽:“这还真是笑话,没房还痴心妄想呢!”
想要在县城买房,可县城的房均价都已到了6、7千,就算买个七八十平米的户型,首付也得接近20万。还需月供,多年来一直都是孑然一身,倘若有个三长两短,说不定就得断供,房子连本带利都捞不回来。想要真正入住,还得装修,又需要10来万,以自己的经济实力难以负担。
在家中待业的日子,他一直在网上搜寻,想找到一个房价足够便宜又适合安居的地方。
最先进入他视线的就是鹤岗这个城市。
一番调研后,得到了鹤岗房价虽便宜,但实在是太冷,冬天室外穿三层棉裤都不抵用,尤其是对于南方人不太友好的结论。何况室内常年需要开暖气,一年暖气费都是几千块。
又在网上进行了一番搜罗,像鹤岗房价这么低的城市不多,但确实存在不少房子“白菜价”的城市。
甘肃玉门,房价低得吓人,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只要两三千块钱。可那里几乎是空城,人烟稀少,周围连基础的生活设施都不齐全。买个菜都要走老远,这还怎么住?哪怕价格再便宜,也不实际。
接着听人说云南边境小城那里气候适宜还不错,可那里太乱了,外地人很难融入,还容易受欺负。
后来有人告诉他,河南有个小城鹤壁很不错。虽然不如鹤岗有名气,但老城区的房价和鹤岗差不多便宜,都是几万块一套。
上有安阳,下有新乡,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地处暖温带,气候宜居。京广铁路穿线而过,也有高铁,南下北上都很方便。河南距离老家湖南也不远,偶尔想回趟老家也方便。
02几万总价的房子让张林很是心动,他通过搜索很快找到了当地中介的电话。
张林提出的要求也很简单:全部预算8万以内,周边生活设施齐全,因为自己手里也只有8万。
鹤壁市房价最便宜的两个区,是山城区与鹤山区。房价便宜到几百一平,几万块钱就可以买一套。
而性价比最高的城区是山城区,一是其低廉的房价,再者就是山城区是曾经的市中心,留下来的资源和配套比较完善,环境相对来说也要比鹤山区好一些。
很快中介就找到了山城区的一套二手楼梯房,并把房间内部的照片发给了张林。房子在4楼,听中介说是10多年前的老房子。60多个平方,两室一厅。房间不大,但住住完全够了。
和张林一样在异乡工厂打拼、从事体力劳动,拿着低收入的打工仔不是少数,大城市几万一平的房价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们能做的就是趁年轻,靠着在大城市打工攒下些积蓄再回到老家的城区购买一套商品房,然后娶妻生子,再继续打工供养孩子读书上学,等到年老时,再回到小城安享往年。这是大多数在大城市打工人的理想状态。
可是房价近些年上涨厉害,动则几千、上万一平的房价。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很难凑够几十万的首付。等你好不容易把首付凑齐时,房价又翻了好几倍。
在城里生活了多年,早已习惯了大城市的便利,再回到老家乡下。呆几天还行,时间一长,出门房里哪哪都是灰土,赶个集买点东西一个来回要几个小时,实在难以适应。
与此同时,大量认为在大城市奋斗并无意义的“躺平族”,也将目光锁定在这些房价低廉的城市。
在某社交平台有个流浪吧、隐居吧、里面的人都负载着在异乡打拼的故事,不少人有在北上广打拼的经历。有着“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的无奈,他们漂泊四方,居无定所,大家从天南地北汇聚在这些贴吧里,只为获得经验,寻找一个低成本买房生活的地方,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在年,鹤岗因低廉的房价走红网络后,不少人来到这座东北十八线小城“筑巢”。
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负载着相异的故事,从全国各地出发相聚到鹤岗。多年的漂泊无依总算是有了安身之处。在鹤岗,他们终于拥有了一个坚实的壁垒,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
有人在鹤岗买了房的人在贴吧里分享:很多人说鹤岗不好,但对于我来说,这不是退路,而是我的伊甸园。
“以后我的伊甸园就是鹤壁了吧”,在从湖南开往鹤壁的火车上,张林这样想到。
03中介领着他穿过了大半个鹤壁后,来到了房子附近的公交站台,再穿越了一条只有一米宽的狭窄小道,进入了一片老居民楼,再拐了几个弯儿,中介指了指眼前的这幢居民楼,再转过头对着张林说了一句:“就是这,再上4楼就是了。”
一楼的旁边就是一家面馆,摆了几张桌子,张林心里想:“以后想吃面还可以到这儿来吃。还挺方便的”。
房屋外墙贴着是白色瓷砖,但由于常年风吹日晒早已留下了斑驳发黑的痕迹。楼道里两边的墙壁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广告,有些房间还是老式的木头门,电线横七竖八地缠在一起悬挂在窗户外。窄窄的过道两旁横七竖八地停着自行车和电动车,偶尔能遇到两三个老人坐在椅子上在过道里发呆打瞌睡。
中介打开门,房屋由于长时间不住人积了一层厚厚的灰。房屋的主人没留下什么家具,就一个沙发,一个衣柜,一张床,最让张林满意的是有一个小阳台。随后中介报出了3万的价格,这让张林有些喜出望外,但怕中介误会又不敢表现得太明显。
张林当即拍板决定购买,当天上午就去办了过户手续。他满心欢喜地购买了些材料将房间的墙壁都刷了一遍,把废旧的水管、阀门都换了,再购买了些家具和生活用品,经过花卉市场的时候顺便买了两个盆栽抱回家,一番忙活下来,整个房间也有些像模像样,有些家的气息了。
全部花费不到5万元,张林终于在这里安家了。尽管房子还有些空,但张林却真实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当天晚上,张林去附近超市买了一只卤鸭、花生米等一些卤菜,还顺带买了两瓶啤酒。一边吃喝的时候,还把房产证放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越瞅越高兴。拿起手机对着桌子有房产证的地方拍了一张照,再配好文字发到贴吧里,“全款买房,心里踏实。以后无论多挣钱少挣钱,至少没有人会赶你走。”
看着贴吧里里的评论,祝福的消息一条接一条,张林更是高兴了。
在这期间,因为张林把自己买房的见闻陆陆续续更新在了贴吧里,没想到意外收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