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我院召开ldquo博雅文

2022/5/31 来源:不详

我院召开“博雅文苑杏坛论道”语文教师职前专业成长系列讲座之“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

为了提升我院研究生对学科语文教育方向的认知水平,推动教育硕士的专业成长,我院于4月14日晚召开“博雅文苑杏坛论道”语文教师职前专业成长系列讲座之“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本次讲座以线上方式进行,由文学院副院长武兆雨老师主持。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我国语文特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东北师大附中原正高级教师孙立权老师。文学院院长洪飏老师、教法教研室主任郑艳老师和部分教育硕士导师出席会议。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体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孙立权老师提出了自己对“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的认识。

孙立权老师引用唐代青原惟信禅师的诗词,从三个阶段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他解释了什么是语文教育民族化:语文教育民族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并不是极端保守主义,而是语文教育的传统经过现代改造后的新生再现。通过举例汉字与英文的对比,孙老师总结了中华民族审美观的一大特点——对称为美,这与中国人所书写的汉字是有极大关联的,因此,他建议汉语教学应对汉字规范加以重视。孙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对汉字注入感情,在基础教育阶段,规范汉字书写是坚持语文教育民族化方向的关键步骤。

会议过程中,孙立权老师介绍了自己在坚持语文教育民族化过程中进行的实践活动。

一、跨学段同课异构——经典重读

孙老师鼓励学生理解背诵古典诗词。当代语文教育担负着承续国统、光大国粹的重任,同学们可以通过同课异构活动理解中国人诗意栖居的人生境界,体现中华文化自信。

二、批注式阅读

孙老师提倡引导同学们使用笔墨读书,“在读中写,在写中读;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他建议同学们能够收集零碎的思想,“用笔墨读书,用文字交流”。

三、札记式写作

孙老师认为札记是自然式写作,他建议同学们要养成课前或课后写札记的习惯,希望大家能够随手而记,不受约束,从文章中得出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此外,孙立权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论文选题的指导。他认为具体范围可以从专人研究、专书研究以及专题研究入手,结合自身兴趣以及论文研究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衡量。会议最后,孙立权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并针对同学们在古典诗词以及札记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讲座接近尾声,郑艳老师说到,孙老师所分享的宝贵理论经验及实践经验给专硕学生提供了论题研究的参考。会议结束后,武兆雨老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对孙立权教授的分享表达了感谢。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的同时用笔写下自己的思考,体味字里行间的精华,坚持语文教育民族化方向,实现自身价值。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学科语文的教育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希望同学们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自身文化修养,坚持综合发展,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最后,祝愿全体同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理想奋斗、为目标拼搏。

主讲人简介

孙立权,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东北师大附中原正高级教师。从教近30年来,教过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等各个学段的语文课程。兼任吉林省写作协会副会长、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委员、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上百节,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作专题报告上百场,参与设计高中、初中、小学语文教师职初、职后培训数十次并在培训中主讲过数十个专题讲座。从年开始探索的“语文教育民族化”教改实验影响广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中心

审核人:王峰

焦新竹

文字编辑:苏思雨

胡琬凝

图文设计:胡重柳

丁宁

校对编辑:康佳怡

迟淑媛

尚志笃行博雅乐群

活动现场直击,幕后跟踪报道

团学建设动态,师生服务在线

博览文学之精深

共赏师者之雅致

博雅文苑

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