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卫健局推进医共体建设,让老百姓在家

2022/8/30 来源:不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涵通讯员宋潇颖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差,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卫生院门可罗雀成普遍现象。

为改善这一现象,乳山市卫健局以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为契机,对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积极探索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生病、更健康”的新型卫生健康服务模式,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优质医疗暖心下沉

近日,在海阳所镇南黄岛村,医院的专家正在坐诊,屋外坐满了人。

正在候诊的村民刘大爷告诉记者:“医院麻烦得很,去的时候要坐船换乘公交,到医院还要排队、挂号、就诊,没有一天时间根本瞧不上病!医院专家经常过来坐诊,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方便多了!”

83岁的张大妈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来的专家水平也高、服务态度也好,有啥注意事项、怎么吃药、怎么锻炼交待得可仔细了!”

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上,形成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医院、中医院为龙头、14个镇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服务范围覆盖全市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自从建立了医共体服务体系后,我们经常走访乡镇医共体成员单位,了解不同镇村农村群众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共同探讨、交流诊疗方法,针对合作单位在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力量等方面薄弱的问题,我们也根据医共体单位各自的具体需求制定了专门的帮扶计划,以此提升合作单位的医疗条件,让农村群众们能够实现小病不出乡。”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家庭医生“签而有约”

南黄岛村75岁的白大爷是个“老糖友”,长期靠药物控制血糖。自签约家庭医生以来,医生随时上门服务,为他量血压、体检并指导用药,他再也不用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去市区看病。白大爷说:“签约医生一直都很关心我的身体情况,会定期随访,为我体检、抽血化验,省了好多事儿!”

“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这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而家庭医生正好迎合了群众的这种需求。”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也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小病在基层、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

乳山市卫健局始终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慢病筛查等公共卫生服务送进基层群众家中,打通健康脱贫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针对乡村困难群众的需求,坚持定期上门采集健康数据,确保家庭医生“签而有约”。同时,对于老、弱、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则根据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真正实现对各种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医优势特色化

家住海阳所镇的宋医院“中医日间病房”的首批受益者。宋大叔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多年,行走不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医院治疗最发愁的事情就是没人陪床。“儿子儿媳在国外打工,女儿平时要上班,还要接送双胞胎上学,根本医院。这下好了,有了这个日间病房,在医院扎完针就可以回家,不用担心住院时候的陪床问题!”宋大叔的老伴高兴地说。

据悉,“中医日间病房”是指符合住院条件且非治疗期间不需在院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病人,在当日治疗结束后,根据自身情况经医疗机构允许后回家的治疗模式。目前,全市14个镇卫生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标准设置中医科,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所有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管理率达65%以上。

在拓展传统中医服务项目的同时,医院新引进小针刀、督灸等特色疗法,开展了脐灸、浮针等新技术,全力打造特色中医药服务品牌,方便群众享受针灸、推拿、理疗一站式服务。

为方便群众取中药、煎中药,今年6月,乳山市医疗卫生共同体中药配送中心成立。居民可在辖区任何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就诊中医,接诊中医师开具中药处方通过网络平台流转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中药师审核处方后回传至接诊机构,接诊医师网络平台登记患者接收地址和联系电话,此后,配送中心将根据接收审核合格的中药处方进行调剂、煎煮、包装,免费送到患者家门口。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